服務熱線
177-5061-9273
桃膠的來源與典籍記載
《山海經(jīng)》載:“爰有嘉果,其實如桃,其葉如棗,黃實而赤柎,食之不勞”。介紹了桃果實、形狀及桃樹的樣貌?!洱R名要術》一書中,詳細轉(zhuǎn)載了在《山海經(jīng)》所記錄的桃樹的大致分布:“山海經(jīng)曰:平丘百果所在,不周之山,爰有嘉果,子如棗葉,如桃黃花赤樹食之不饑”。其中不周之山,指在昆侖山附近。不周之山的位置來源于“張揖曰:不周山在昆侖東南二千三百里,以山海經(jīng)淮南子”。昆侖山在今天新疆與甘肅之間,從此可以推測桃樹主要分布在昆侖山附近,位于中國現(xiàn)在的西北地區(qū)。中國古代桃園的出現(xiàn),較早出現(xiàn)在“魏伐檀,君子能其官而不用,魏人慕之而作是詩,比而興也?!瓐@有桃,君子憂國而嘆之,故作此詩賦也”。從側(cè)面也反映出在中國魏國時期己經(jīng)開始種植桃樹?!皥@有桃”出自《詩經(jīng)·魏風》中的記載,在《詩經(jīng)》之前,己經(jīng)傳遍中國古代的各地。也是在《中國果樹志·桃卷》一書中也從考古方面考證了。據(jù)出土文物考證,在河南、江蘇、浙江、廣西等地出土的文物中,均有六千年多年前桃核出土。由此可見,中國古代桃樹的分布遍及大江南北,也證明中國培育桃樹的歷史悠久。
桃膠名稱
拉丁名 | 別名 | 出自文獻 |
Prunus persica(L.) Batsch,P.davidiana(Carr.)Franch | 桃脂 | 《普濟方》、《云南通志》、《御定淵鑑類函》)等 |
桃膠考釋
桃膠以本名始載于晉代葛洪《抱樸子內(nèi)篇》,“桃膠以桑灰汁漬服之,百病愈久服之,身輕有光明,在晦夜之地,如月出也”。而桃膠以“桃脂”一名較早載于唐代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治病合藥經(jīng)》,“若有人等亦血痢血者。取桃脂大如雞子。咒三七遍令吞即差”。文獻以“桃膠”記載居多,較少用“桃脂”。
桃膠于文獻上無相關釋名,通過《說文解字》中關于對于桃膠的“膠”字表示的黏性。而對于“脂”字解釋為“戴角者脂,無角為膏”,有角的動物叫脂,無角的叫膏。從肉,皆聲。兩個字都帶有“月”字旁,都是從肉中分離出來的字體。對應桃膠、桃脂所指的從桃樹(肉)分里出來的膠脂。筆者認為桃脂,解釋桃膠的形態(tài)從液體到固體。
“桃香”、“桃花淚”不作為桃膠的別名的原因如下:
一是“桃香”,是指桃子的氣味,散發(fā)的香味。這與“楓香脂“、“松香”中的“香”所提到的樹脂“香”是完全不同的。如:“園館日和歸燕樂,江城春透露桃香”。此句中的“桃香”,是指桃果實的氣味,而非桃膠。
二是“桃花淚”,一般形容中國古代女子思慕、思鄉(xiāng)之情的樣貌,與本文所說的桃膠無關,因此“桃花淚”不作為桃膠別名來解釋。
有關桃膠應用的文獻考證
淋病作為內(nèi)科疾病中的一種,在中國古代文獻很早就有記載。大約可以追溯到《素問》一文中,稱作“癃”。漢朝張仲景將“癃”稱作“淋”。淋病的出現(xiàn),與古代形成的社會風氣有著密不可分的緣由。究其緣由,其一古人生活習慣。其二是古代飲食習慣與衛(wèi)生條件的限制,大量的葷菜、酒水為主食,沒有良好的飲水習慣,從而導致人自身系統(tǒng)的代謝功能阻礙。加速腎臟脾的負擔,從而引起的淋病等問題。淋病藥房中,常??梢娞夷z這味藥。唐代孫思邈《備急千金要方》載:“桃膠主下石淋,破血中惡疰忤,花主下惡氣消腫滿利大小腸”。此處記錄桃膠用于治療淋病的情形,淋病是輸尿管結(jié)石、腎結(jié)石、與膀胱結(jié)石的統(tǒng)稱。桃膠的主要成分是大分子多糖,與其他草藥一同入藥,有助于排除體內(nèi)毒素和結(jié)石,從而達到治療淋病的效果?!侗静菥V目》中,記錄治療淋病的方子,如:將一塊棗一般大小的桃膠,用桃木膠如棗大一塊,夏天用冷水三合,冬天用開水三合調(diào)服。一天服用三次,結(jié)石排出體外。結(jié)石排盡了,就停止用藥。主要用于治療石淋病。另外在古方錄記載關于因血淋病引起的疼痛,可用桃膠炒木通石膏各一錢水一盞,加水煮至七成熟,飯后服用。這個方藥中不僅提出治療淋病的方法,也給出了藥的具體用量。
天花是中國古代傳染性極強,死亡率最高的傳染病之一,沒有患過天花的人群極易被傳染。當時醫(yī)療技術水平的有限,中國古代主要是以藥草為主的治療惡疾。天花最早的記錄于晉代時期葛洪《肘后備急方》載:“比歲有病時,行仍發(fā)瘡,頭面及身,須臾周匝,狀如火瘡”。天花發(fā)病后,首先從眼眶、臉部周圍有痘瘡出現(xiàn),發(fā)展至全身。期間伴隨著發(fā)燒、發(fā)熱,疼痛難忍。中醫(yī)的藥方子成為治療天花的關鍵。天花的發(fā)病治療中,會不斷長出新痘瘡。即便此病治療好了,全身因其而留下黑色的痘印,很難消除。明朝李時珍于《本草綱目有》引用《九籥衛(wèi)生方》如何取出痘瘡黑疤的方子。即是用一兩牛李子炒半兩桃膠,煮藥時加七碗水煮,直到煮至能倒四碗藥湯,每天分四次加熱后服用。中國古代魏國時期已開始種植桃樹,這樣的廣泛的種植桃樹,為桃膠的采集提供方便、也為藥方子中藥材的獲取提供了捷徑。據(jù)以上所述,中國古代桃膠的藥用歷史比較廣泛,除以上提到的疾病以外,我們常見的還有虛熱口渴、產(chǎn)后不痢等藥方子也有桃膠的的記錄。一方面證明關于桃膠的大量文獻記載于藥方子中應用,另一方面也說明桃膠在醫(yī)用過程中,不止是單一的藥用,大多數(shù)是與其他草藥的一同入藥。
桃膠作為仙藥的一種,常吃可以延長性命,甚至可以得道成仙。晉朝葛洪《抱樸子內(nèi)篇》提到:“桃膠以?;抑瓭n過,服之除百病。數(shù)月斷榖,久則晦有夜光如月”。大意為:桃膠以桑葉灰汁水一起吃,吃完之后能治愈百病,服用久了之后身體清還發(fā)光,在黑夜里如同月亮一般,多吃可以達到不吃五谷的效果。中國古代的歷代帝王,為了達到長生不老,都會命人尋仙藥。漢武帝時期,桃樹的大面積種植,不僅使桃膠易于采集,而且中國當時已經(jīng)向時節(jié)各地輸出桃樹。這樣才有了現(xiàn)在世界的各個品種的桃類。出自漢朝班固《前漢書》寫道,用松柏脂膏、山姜沉精草、桃膠朱英等幾十種藥草。這幾十種藥草不僅可以使人們延長壽命,甚至也是一種得道升仙的方法。文獻上的各種仙藥的記錄,無所不在反應出人類想要尋求長生不老之藥,上至天子皇帝,下至黎民百姓。人們都離不開想要永生的概念。服用桃膠之所以能所謂的延長壽命,是因為與桃的關系比較密切。桃樹生命力頑強,果實頗多,延綿不斷的桃膠生長,都是一種長壽的象征。一方面人們對于桃樹的崇拜,希望借桃樹所衍生出來產(chǎn)品來延長自己的壽命。民間除了將桃果實命名為壽桃,桃木辟邪之用,其桃膠就作為仙藥來輔助人們的延長壽命,以達到所謂的永恒。另一方面,也反應出當時民間對尋找仙藥的執(zhí)著。
“桃膠迎夏香琥珀,自課越傭能種瓜。”是唐代詩人李賀作的《南園十三首》其中一首詩。唐代是中國古代詩歌創(chuàng)作的高峰時期,也將中國古代詩歌發(fā)展到鼎盛。關于桃的詩句多不勝數(shù),唯獨這首詩歌用桃膠來描述春末夏初之際,作者詩中滿眼的盛夏情景,桃膠晶瑩剔透如湖泊,散發(fā)香味,是夏天的主角,搶進了風頭。作詩之人桃膠是完美的,也暗示桃膠提醒著人們夏季來臨,仿佛用給予“桃膠”一個“時間”或“時節(jié)”的概念。實際上也表現(xiàn)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及觀察甚微。所以桃膠盛產(chǎn)的地方,也是美好的地方。明朝陳伯康在《桃膠香鬢歌》寫道,“春云暖雨桃膠香,調(diào)蘭抹麝試新妝?!?,描述了春雨時節(jié)桃膠香味,一位女子梳洗打扮,試化新妝。周而復始,年復一年,都沒有等到自己的心上人?!疤夷z”一詞的寓意著女性,該是打扮收拾自己,等待佳人歸的時候。桃膠出現(xiàn)在詩歌里,是時節(jié)到來的提醒。
宋朝周去非在《嶺外代答》中記載了又云:“巢兩江深林中,有卵,雄者以木枝雜桃膠封其雌於巢,竅以飼之”。大致意思是說,鳳凰在兩江地區(qū)的深林中產(chǎn)卵,雄鳳凰會用木枝和桃膠將雌鳳凰封鎖在巢穴內(nèi),雄鳳凰外出覓食,回到巢穴后飼養(yǎng)雌鳳凰。此處的“桃膠”,筆者認為將雌鳳凰封在巢穴內(nèi)可以看成是古代父系社會對女子枷鎖的一種象征。在古代,女子無才便是德,女子無論婚嫁與否,是不允許隨便出家門或者見外人的。這樣的枷鎖如同“桃膠”一般將女子封鎖在家中,禁錮人們的思想。
桃膠除了在醫(yī)藥方面的廣泛使用之外,在各式各樣的工藝中我們都能見到桃膠的存在。桃膠具有粘合性,可以是兩個物體或兩個以上的物體相互聯(lián)合在一起。不僅能工藝發(fā)揮它的優(yōu)勢,有時也是工藝上的保護或保存劑。桃膠應用在書畫中,使其作為顏料添加劑,可以使書畫中的顏色保留下來,甚至是持久的效果?!跋仁┪宀赜诋嫳?,乃涂五彩于畫面,以金或朱紅作地,謂牛皮膠為觸,故用桃膠,合柳枝水,甚堅漬,中國不得其訣也”。此段文獻記錄在印度的僧侶為佛像涂色時,將桃膠與其他的膠類混合入顏料中使用,以達到佛像色彩的保存完好。中國古代對于視覺上的色彩有著嚴格的區(qū)別意義,如同我們現(xiàn)在所熟知的京劇臉譜一樣,紅色代表著忠勇俠義,黑色代表著直爽剛毅等等顏色的例子不勝枚舉。而用在佛像上則是以金色為主,金色又代表了德高望重、得道升天的仙人。從視覺上來說,這個顏色的出現(xiàn)給予人們心里的安慰。人們在需求某種慰藉時,暖色調(diào)的物體更讓人傾向放松和相信。中國從古至今,民間中的信仰,但凡佛像都有著鮮艷的暖色為基調(diào),外加金色加持,使得佛像能讓人們更加信服。佛像是永生形象的代表,對于人們來說,佛像的永生是不會褪色和變化的。所以桃膠及其它膠類作為佛像顏料的使用,恰好可以將佛像的顏色保留完好,以服民眾。當然,這樣的使用同樣也同樣應用于古代壁畫中,保留其顏色,添加桃膠。
文方四寶分別是指筆、墨、紙、硯。而將膠應用于墨中,也是古人智慧的象征?!胺材瑹裏?,凝質(zhì)而為之”。這是制墨的方法,凝質(zhì)通常是我們所說的膠類。不過此處的膠類大多數(shù)指的是動物膠,不過也有少量的單獨桃膠使用。增加桃膠的目的是便于增加墨水的粘度和在宣紙、布料上書寫的流暢性。雖然墨中的碳元素能讓字跡保留長久,但是墨在軟宣紙這樣材質(zhì)上書寫,不加入桃膠。等字跡干透之后,很容易變脆,導致字跡與宣紙相剝離,而桃膠可以是字跡保留和讓墨與宣紙之間更好的粘合。在傳統(tǒng)民間工藝里,貼金的裝飾常常需要用到桃膠及其他膠類作為膠粘劑,目的是使金箔牢固粘貼在物體上不易掉色。
桃膠的維基百科
桃膠是薔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等樹皮中分泌出來的樹脂,是一種固體的天然樹脂,在中國的古代醫(yī)書內(nèi)都有詳細記載,桃膠可以用來治療血淋和石淋等病癥,還有生津止渴,緩解壓力等功效。
桃膠,別名桃花淚,又名桃油,桃脂,桃樹膠,桃凝,采自桃樹,是從桃樹上分泌出的膠狀物。干的桃膠呈結(jié)晶石狀很硬,看著有點像琥珀。它有清血降脂,緩解壓力和抗皺嫩膚的功效。樹膠的主要組成為半乳糖、鼠李糖、α-葡萄糖醛酸等。含有碳水化學物,脂肪,蛋白質(zhì)和植物膠原蛋白。
桃膠不僅僅是中醫(yī)藥房里的「??汀?,也是一種天然的健康食品,因為桃膠內(nèi)含有豐富的氨基酸,能促進膠原蛋白被人體吸收,這令許多人愛上了吃桃膠,各種菜式也層出不窮,從糖水,菜式再到湯水,不僅味道香甜可口,更能美容養(yǎng)顏。
桃膠呈不規(guī)則形的塊狀,外表面淡黃色或淡紅色至黃褐色,光滑,半透明。質(zhì)韌,斷面具光澤。氣微,味略甘。李時珍說:桃樹茂盛時,以刀割樹皮,久則有膠溢出,采收,以桑灰湯浸泡過,曝干用。
桃膠味苦,性平;具有調(diào)中和血,益氣止痛的作用?!侗静菥V目》記載:
1、虛熱作渴:有彈丸大小桃膠一塊含口中,止渴。
2、石淋作痛:用桃木膠如棗大一塊,夏以冷水三合,冬以開水三合調(diào)服。一天服三次,當有石排出。石盡即停藥。“
3、血淋作痛:用桃膠(炒)、木通、石膏各一錢,加水一碗,煎至七成,飯后服。
4、產(chǎn)后下痢,里急后重:桃膠(焙干)、沉香、蒲黃(炒)各等分,研為末。每服二錢,飯前服,米湯送下。
現(xiàn)代臨床常用于乳糜尿,糖尿病,尿路感染,痢疾,石淋,血淋的治療。
桃膠的功效作用
桃膠雖然在中國的古代醫(yī)書就詳細的記載,說明這種桃膠可以治療人類的血淋和石淋等病癥,但是現(xiàn)在的社會中,用桃膠來治病的人群并不多見,人們大多會把它當作一種美容制品。桃膠是一種天然的美容佳品,不論是內(nèi)服還是外用,都出色的美容功效。古有記載,桃樹上膠,最通津液,能治血淋,石淋。痘瘡黑陷,必勝膏用之?,F(xiàn)代用桃膠治病并不多見,但用它來美容可物美價廉的好東西。
《唐本草》: "味甘苦,性平,無毒。"入大腸、膀胱經(jīng)。治石淋,血淋,痢疾。
①《別錄》:"主保中不饑,忍風寒。"
②《唐本草》:"主下石淋,破血,中惡疰忤。"
③《綱目》:"和血益氣,治下痢,止痛。"
用法與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0.5~1兩,或入丸、散。
實用選方
治石淋作痛:桃木膠如棗大,夏以冷水三合,冬以湯三合和服,日三服,當下石,石盡即止。(《古今錄驗方》)
治血淋:石膏、木通、桃膠(炒作末)各半兩。上為細沫。每服二錢,水一盞,煎至七分,通口服,食前。(《楊氏家藏方》桃膠散)
治產(chǎn)后下痢赤白,里急后重疞痛:桃膠(焙干)、沉香、蒲黃(炒)各等分。為末。每服二錢,食前米飲下。(《婦人良方》)
治虛熱作渴:桃膠如彈丸大,含之咽津。(《千金方》)
治糖尿病:桃膠,用微溫水洗凈,放在小鍋內(nèi)煮食,隨便加些調(diào)味鹽類亦可(但不要加入甜味)。每次服一至二兩。(《草藥驗方交流集》)
治瘡疹黑黡,發(fā)搐危困:桃膠煎湯飲之。一方水熬成膏,溫酒調(diào)下,無時。(《小兒衛(wèi)生總微論方》桃膠湯)
治療胃痛、胃炎:取比黃豆粒大一點的桃膠清水洗凈,咀嚼碎碎的,溫開水送服,早晚各一次,堅持服用三十天,胃炎不再犯,吃任何涼東西胃不會再難受。(雨后到桃園桃樹上去摘(春夏秋季桃樹上都有,冬天有干的也管用),不用花錢,偏方治大?。?/p>
桃膠糖水女士最愛
說起糖水,應該是香港人的至愛,何時何地只要吃個糖水,似乎任何的壞心情都能一掃而空。桃膠制成的糖水除了味道甘甜之外,營養(yǎng)價值也不容小視。最重要的,是制作方法十分簡單,將桃膠浸泡好之后加水燉,燉完后便可依據(jù)自己的喜愛加入食材,像是牛奶,西米露等等,簡單又美味。除了簡單的作法外,木瓜燉桃膠、桃膠銀耳糖水等等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桃膠菜式營養(yǎng)美味
桃膠有豐富的營養(yǎng)價值,口感又好似布丁一樣順滑易入口,所以許多人在煮飯時開始試著加入桃膠。桃膠燒肉是中國浙江地區(qū)比較普遍的農(nóng)家菜之一,燜好五花肉后再放入桃膠一起同燜10至15分鐘即可。還有一些普遍的家常菜,如桃膠炒豆腐、咸菜等,只要加入桃膠一起同炒便可,吃起來時還多了一種爽滑咸嫩的口感,別有一番風味。
桃膠煲湯健康新選擇
煲湯對香港人而言不僅是一種味道,也是一種傳統(tǒng),琳瑯滿目的湯水,已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之一。如果在湯水里加點桃膠,更會起到很好的美容作用。最常見的雞湯,排骨湯等等都可放入桃膠,在煲湯前先將桃膠用清水浸泡軟,洗去雜質(zhì)后,便可和其它食材一起放入煲湯,桃膠天然無毒,煲湯既可養(yǎng)顏,又可養(yǎng)胃,是現(xiàn)時不容錯過的煲湯新選擇。